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12年第34期
编号:12336382
浅谈医院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2年12月5日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2012年第34期
     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,尤其是门急诊工作人员要与患者、患者的血液、体液、分泌物、排泄物和组织直接接触,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人群,因此检验科就成为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的高危区域。检验科工作人员须加强自我防护,医疗废物的处理方式,应避免其成为交叉感染的源头。

    1 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

    1.1 缺乏预防感染的安全管理措施,个人防护意识差。主要表现为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、标本管理制度、消毒及清洁制度、实验室人员的出入制度、医疗废物的处理制度等缺乏具体规定[2]。对科室的清洁工及进修人员没有进行岗前培训。

    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,预防医源性感染意识差。在操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和规范,操作时不戴手套、帽子及口罩、检测后标本随意处置、受污染的台面地面不及时消毒,致使检验工作人员感染乙肝、感染性腹泻等情况时有发生。特别是临检室, 每天接触的患者多数有呼吸系统疾病、结核、肝炎等传染病, 患者在检验窗口咳嗽、打喷嚏等都会引起空气污染, 引起医务人员感染。工作人员穿着污染的工作服出入休息室;或在实验室内吃零食、吸烟;在实验过程中接听电话、填写资料、无处不摸等。有些人只重视自己的保护,轻视患者的保护,有的甚至为了操作方便,既不保护自己也不保护患者。清理处理废弃标本时消毒处理不严格,从思想上轻视医院感染工作。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.2 检验科防护设施不全 表现为检验科区域设置不合理,清洁区、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未分开,实验室通风条件差,缺乏流动洗手设备、烤手机、洗手液,细菌室未配置生物安全柜,致使感染概率增大。

    1.3 工作环境污染。检验人员每天接触患者的血液、体液等,标本在离心操作时会形成汽溶胶,标本外溢等造成空气、台面和地面的污染。

    1.4 各种标本具有传染性。检验科汇集各类患者的血液、体液、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各种标本,这些标本含有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,若未加防护,长期接触带有传染性的临床标本,不仅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传染,而且检验人员被感染的概率也高。

    1.5 操作仪器污染。操作的仪器有的直接与标本接触,如血细胞计数仪、生化自动分析仪等。在仪器吸取标本时,容易造成仪器表面污染,离心机在离心时若试管破裂,液体外溢及其他如冰箱、培养箱、显微镜头等都可能被污染,污染的仪器不及时消毒处理也会造成检验人员感染。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.6 医用垃圾是个重要的传染源。实验室的废弃物有固体和液体之分,一般情况下,固体废弃物经消毒后放人黄色医疗废弃物带中,液体废弃物经过严格消毒达到无害化标准后再排入下水道。但是,有些单位为了方便将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相互混淆,分不清。一些检验用品如采血针、注射器、试管、尿碗一次性用品未经消毒浸泡与生活垃圾放在一起,直接污染医院环境,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。

    1.7 菌种的保存。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存有各种各样的菌种,这些菌种一般都是致病菌,如果保存不当可能造成实验室的污染。长期接触带有传染性的菌种,检验人员被感染的几率也很高。

    2 医院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 

    2.1 建立健全科室的规章制度,加强监督管理。根据《消毒技术规范》、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》和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》等法律法规制定检验科工作人员安全防护、实验室安全防护、消毒隔离等规章制度。同时医院感染科要加强对检验科预防院内感染工作的管理,院感专职人员要深入科室检查、指导医院感染制度执行情况,在知识更新、技术操作、管理水平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,使检验人员自觉提高防护意识,掌握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,促进检验科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。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.2 加强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意识

    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加强学习医院感染知识、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》、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》、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》等,必要时可与医院传染科建立业务交流关系,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,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,预防职业性接触性感染的发生。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餐、饮水、会客,个人食品不得存放在实验室冰箱里。实验室的仪器、设备、器具摆放整齐,仪器之间有通风。清洁区与污染区严格区分开,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的物品不能混用。每天对空气,各种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常规消毒。检验人员应注射乙肝疫苗, 提高免疫力; 全科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, 并做好健康记录。

    2.3 严格洗手

    污染的手是传播病原菌的主要媒介。有资料表明,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病30%,所以控制好手的卫生,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。患者的标本含有大量病原菌,处理标本时应戴手套、帽子,必要时穿隔离衣、戴口罩,但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。洗手要严格按七步法,尽量使用洗手液。若用肥皂,应保持肥皂表面干燥以提高杀菌率。如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强力致病菌污染时,应加用消毒剂洗泡。处理不同类的标本也应洗手,洗手之后才可接电话、吸烟。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3 注意气溶胶的传染

    气溶胶由于其分子小,易漂浮在空气中。在离心、烧接种环、剧烈震荡或混匀时极易形成带菌的气溶胶而传染给工作人员。因此样本的离心工作必须在开放实验室内进行,真空采血管须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或在离心机中静置30 min后才能打开。细菌室酒精灯火焰上应套一个长管,使酒精灯火焰上方有充足的无菌空间,最好使用焚烧灯。

    2.4 加强检验科环境的消毒管理 科室的空气、工作台面、墙壁、血库冰箱、孵箱等应定期消毒,清洁不同区域的拖把要分开使用。科室电话最好用免提式,话筒应经常消毒。水龙头开关、门把手、电器开关、笔、鼠标、键盘、公共钥匙等接触较多的部位也应定期消毒。每天可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含氯消毒剂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。 物体表面及地面若被明显污染, 如具有传染性的标本或培养物外溢、溅泼或器具打破, 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。 用1000~2000 mg/L有效氯溶液或 0.2%~0.5% 过氧乙酸溶液洒于污染表面 30~60 min, 拖把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 60 min。

    2.5 临床送传染性血液、体液标本应在化验单上注明,使检验人员操作时专项处理,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。, 百拇医药(郭云)
1 2下一页